·中文版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研究团队  

王勇教授课题组

发表日期:2022-03-18

王勇教授课题组

发表日期:2015年03月25日

【王勇教授课题组简介】
 
  王勇教授课题组为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张泽院士团队第3研究小组,实验室位于玉泉校区教十一大楼。课题组现有合作老师4人,在读博士生15人、硕士生11人、本科生若干。自2012年初成立以来,在张院士的领导和支持下研究小组发展十分迅速,科研经费充足,实验条件优越,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主要承担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国家973项目、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基金委重点面上项目等,并与多个国内外优秀的科研团队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
 

 
♦ 研究方向:
 
  研究小组依托先进的电子显微表征技术,重点进行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研究。目前拥有两套国际上最为先进的电镜样品杆系统:原位气体样品杆系统、原位多电极样品杆系统,突破了传统的电镜表征限制,在外场使役环境下,真正把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原位联系起来,带你探索材料微观世界的奥秘!
 
方向一:气体环境下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原位结构演变与性能观测:
  利用环境透射电镜及气体杆等设备真正实现工业异质催化反应过程所需的气体、气压及高温环境,实时观测单/双金属纳米晶在实际催化过程中形貌、成分、结构和化学态的行为演变及性能响应,从微观角度揭示纳米催化剂在时间和空间的行为本质。课题小组也致力于单/双金属催化剂的成分、形貌及结构的调制合成及性能测试。
 
方向二:纳米材料的原位生长与机理探究:
  研究纳米材料尤其是一维纳米结构的生长机理(Vapor-liquid-solid和Vapor-solid)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指导意义。与有催化剂参与的VLS机理相比,无催化剂参与的VS生长机理的基础研究目前存在很大的空白。原位透射电镜作为一种主要的研究工具广泛应用在VLS机理研究中,为纳米线生长动力学过程提供直观证据。同样的,我们利用原位透射电镜观察金属氧化物纳米线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的生长行为,试图揭示无催化剂生长纳米线的动力学过程。
 
方向三:原子尺度界面结构原位演变与性能探究
  利用聚焦离子束微纳加工仪等仪器加工制作高质量的透射电镜样品和器件;利用特殊设计的原位加热样品杆、原位冷冻样品杆和原位加热电学样品杆,在精确控制温度或快速改变温度的环境下,于球差校正透射电镜中通过原位HRTEM、HRSTEM、EDX和EELS等手段对材料的相结构、两相界面及其受温度影响而发生的演变过程进行表征,并将材料的相与界面结构同材料的电学性能相联系,进而探究改善与提高材料性能的途径。
 
方向四:材料表面行为的原位动态研究
  纳米材料的表面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性能,研究其表面结构及表面结构的动态演变对于理解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利用原位透射电镜研究纳米材料在加热、气氛等环境中的表面的动态行为。相比传统表面分析手段,我们试图通过实时、原位、动态的观察再现表面重构及表面演变过程,更加深入地理解纳米材料的催化、传感等性能。
 

 

♦ 课题组成员:

 

博士生:
方珂、李松达、陈炳伟、余林江、张凯、张开迪、刘雯、李佳乐、陈明子、唐睿、王佳倩、郭晓云、王子涵、郝津霆。

 

硕士生:
李春曦、邵博、杨方雯、赵志浩、陈宇晖、马美亮、李利敏、李礼、韦伊依。

 

科研训练本科生:
林梓墨、胡晋恺、祝逍宇、冯喆。

 


 
♦ 学生风采:
 
  研究小组十分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其中协助指导的张院士博士生姜颖同学荣获浙江大学2014年学生十大学术成果奖、2014年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多名同学在材料学院微结构探索大赛、实验室摄影大赛、学术成果墙报展等比赛中获一等奖;课题组产生过2届材料学院研博会主席、1名副主席;在院校两级运动会、篮球赛、羽毛球等赛事中,均有组内成员取得优异名次。
 
 
 
 
    

 
♦ 交流合作:
  
张院士寄语2014年入学的新研究生
 
2014年1月Protochips CEO David Nachashi等来访
 
2014年3月Nature Communications主编Ed Gerstner来访
 
2014年4月UCLA王康龙教授来访与张泽院士合影
 
2014年8月赴荷兰DENS公司交流访问
 
2014年8月访问代尔夫特理工大学Zandbergen教授,徐强博士
 
2014年10月海南参加材料大会
 

 
♦ 活动掠影:
 
 
 
 

 
【联系我们】
 
课题组长期接收材料相关专业的博士后,联合培养研究生以及科研训练的本科生。
地址:玉泉校区教11浙大电子显微镜中心128
电话:0571-87952228
电子信箱:yongwang@zju.edu.cn